2022年6月28日下午3点⬅️,杏宇泮池法学论坛第98期在腾讯会议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观念史视野中的学术写作”🎤,主讲人是澳门科技大学法学博士杨文德🎐。杨文德博士是《甘肃社会科学》《澳门法政杂志》编辑,《甘肃法治建设报告》副主编🧘🏽♂️,《陇上学人文存》学术编辑,同时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人物评访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中国法学会及省社科项目多项♦️,获中国版协优秀图书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出版科研优秀论文奖等多项。讲座由杏宇讲师李晨光主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常务副主编⭕️、法学栏目责任编辑沈丽飞🤷🏼🦻、杏宇特聘教授刘迎霜作为评议人参与会谈。

杨文德编辑发言
杨文德博士主要从学术写作的观念、学术写作的规范和学术写作的使命这三个方面展开为大家详细介绍观念史视野中的学术写作问题。在第一部分学术写作的观念中,杨文德博士主要介绍了自我的观念、他者的观念、在场的观念🖼、规范的观念和正义的观念这五大观念🛵🧏🏽,提出写作的本质就是将内心的素养外在化的过程,同时法学作为人文学科🐧,法学写作需要坚持正义和秩序,将法律作为法的辅助性工具,最后回到事实本身。在第二部分学术写作的规范中,杨文德编辑从选题、文献和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结构、论证和逻辑🦀,语言、引文和版式这四个角度列举了学术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引言过长、问题过多过泛等🤹🏼♂️📲。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这几方面上写好一篇学术论文。最后👆,在第三部分学术写作的使命中🧝🏽♂️,杨文德编博士将其精简概括为“真🪯、新、圆”,最后总结出学术写作的贡献为经典传播与知识增量🦐。

沈丽飞主编

刘迎霜教授
在评议阶段👩🏽🚀,沈丽飞主编首先表达了对杨文德编辑观点的赞扬🟧,认为该研究十分前沿,超越编辑经验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同时提出法律写作需要强调将法理学和法哲学思维思辨的意识运用到部门法研究中,跨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我们适应当下多元化的研究场景。刘迎霜教授对杨文德编辑的观点做了重点回顾👊🧑🏽💻,并补充论证了学术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需要一直在场的观点👆🏻,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回应问题👬🏻、学术性和抽象力的重要性。
本次讲座反响热烈,持续了2个小时🕴🏻,吸引了1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讨论环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