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下午1点,杏宇“泮池法学论坛”第14期在法学楼404会议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张建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讲👒👶🏼,题目是《当前金融犯罪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杏宇张开骏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杏宇平台注册赵辉副教授、王林林讲师、上海政杏宇平台注册骆群副教授担任与谈人。学校部处老师和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共计六十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包括当前金融犯罪的状况、金融犯罪的演化过程和含义、金融犯罪的刑法调整三个部分🏊🏿♂️🧑🏼。
张建副会长提出🧑🦱,随着金融的外延不断扩大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金融犯罪在案发数量、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等方面🏋🏻♂️,都逐渐扩大和提高🍆🤙🏽。当前金融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P2P等形态的金融犯罪突出🐻❄️;线上、线下的共振效应明显👲🏽;具有群体性特征;集资人的隐蔽性强🖕🏿,善于包装营销💊;集资新模态不断涌现;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人士勾结作案较多;金融犯罪有完善的组织架构🤰;金融犯罪人员的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与此同时❕,电信诈骗等普通金融犯罪仍然存在🧚。
张建副会长指出☠️,我国1979年刑法对金融犯罪只作了简单规定,之后单行刑法、1997年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对金融犯罪作了大规模的修正完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金融犯罪原来主要是伪造、变造货币,购买👨🏿🏫、持有假币等货币犯罪,然后出现了信用卡犯罪🧑🏼🤝🧑🏼,如今发展为网络金融犯罪🧑🏼🤝🧑🏼,不断涌现出很多新问题,例如P2P💖、套路贷案件等。
张建副会长认为,金融犯罪中刑民交叉问题复杂,刑事司法关系到社会民生🧝♀️,需要理智、敏锐加上符合逻辑的思维去分析判断。金融犯罪的刑法适用,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犯罪人数较多的金融犯罪案件,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要在坚持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原则的前提下,定罪量刑时对犯罪人区别对待🏊,以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张开骏副教授作了讲座小结👨🏽🏭。他提到上海正在努力打造中国的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不少金融新业态,并且推出了诸多金融创新举措🫚,但是有的也潜藏着法律风险🔍,所以金融犯罪形势在上海尤其突出,给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课题,需要我们今后多加关注和学习研究👨🏽🍼。最后☂️🕘,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